經濟發展黯淡不明,市場面臨升息、打房加壓,進入衰退期,建商和投資型買家不入場,今年第1季土地、商用不動產交易雙雙砍半,房地產業者於27日公開2023年第1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資料,土地交易量只有145億元,刷新7年來同期最低點,年減幅73%,商用不動產交易量150億元,年減幅63%。
土地成交量創7年來最低
查看地產交易,各買家中建商減少最多,2022年第1季大手筆花356意願購地,到了今年第1季只有70億元,年減幅快80%,主要都市中台中下滑趨勢最明顯,第1季年減幅高達93%,成交3.9億元,另一方面,住宅與商業區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大跌80%,各自掉到61億元、35億元,工業用地成交量則是34億元,年減幅43%。
升息循環、選擇性信用管制夾擊之下,建商資金成本大增,民眾也在觀望市場,建商買地因此不再積極,買家多保守看待,第一季商用不動產交易150億元,比去年同期少259億元,腰斬一半以上,成為3年來最低點。
壽險業者減緩商辦投資
就各類型商用不動產交易狀況而言,年初崇越科技買下內湖工廠,因此廠辦大樓依然位居交易額第一,占比達42%,辦公室整體縮水幅度最大,今年第1季交易額只有20多億元,比起去年同期170億元大跌,年減幅來到87%,除此之外,各項廠辦、廠房、倉儲、零售、飯店同樣出現類似情況。
各買家中壽險業者萎縮幅度最大,今年第1季成交量不到20億元,去年同期買下樓層卻超過200億元,景氣不明衝擊買氣外,央行連5次升息,使得壽險業者最低收益標準上調到2.845%,外加找不到目標,各種原因讓投資型買家選擇停手。
就各縣市第1季商用不動產交易而言,台北市仍保持一定熱度,另外五都、新竹縣市比起去年同期都明顯萎縮,面對動亂不安的局面,通常來說投資者轉向一線城市是安全作法,但投資物件不容易找到,收益率也不一定達到預期,中南部物件可能更難符合投資者要求。
重整資產找機會投資土地
全球經濟成長放慢,企業對此態度謹慎,民間投資將轉而減少,今年利率又節節高升,壽險業者最低收益率攀升到2.845%,整體環境如此不利,不動產投資難度將增加,不過投資者看到高報酬良好物件,仍會進場入手。
這時買家最好重新整理資產組合,而且不要太樂觀看待發展,5G、雲端運算、 AI、電動車、綠能、生物醫學等未來明星產業的自用型廠商,以及高資產族群,可以抓住機會購入,以產品類型而言,多數人一定優先考慮高收益率物件,今年民間消費重回上升趨勢,也能看準商機,進行零售、飯店的規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