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(16)日內政部報告「落實居住正義政策精進方案」,針對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的每戶3萬房貸補貼申請資格,規定如下:
- 名下僅有一筆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。
- 名下持有房屋1戶內。
- 110年家戶所得合計在120萬元以內。
另外規定台北市的原始核貸金額在850萬元內,其他縣市則在700萬元內,代表房屋總價落在1,000萬上下。
住宅政策三大構想
內政部長林右昌前幾日提出了住宅政策三大構想,其中包括:租金補貼2.0計畫、房貸支持計畫、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等等。
而針對房貸補貼的部分,昨日提出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支持草案,將以2023年2月28日前購置的房屋為基準,並採定額補貼,申請審核後一次發放,統一每戶3萬元。而何時發放呢?將由立法院通過疫後特別預算後,再行推動。
升息造成房貸戶嘆息 3萬補貼喘口氣
由於疫情壓力加上通膨壓力,使得央行連連升息,這對中產家庭造成不小的衝擊,若政府通過方案,將減輕全台55萬戶房貸族的壓力。
此次房貸補貼是希望減輕房貸族壓力,因此對於房市發展並無任何影響,另外針對此次發放補貼的資格,立委有話要說。
房貸負擔率才是參考值
有關這次發放3萬房貸補貼的申請條件,邱姓立委表示政府並未做足功課,應當將「房貸負擔率」作為門檻參考才對!
他對於政府利用家戶所得作為參考覺得荒謬,他指出年收入落在20萬以下的族群,平均房貸金額達到894萬元,是年收入120萬元以下的族群當中,房貸金額最高的,甚至比100-120萬年收入的族群還要高出4萬。
簡單來說就是在120萬年收入這個族群裡,有一群人年收入僅20萬內,但是卻背負比其他人高出4萬元的總房貸金額。可是這怎麼可能呢?若計算下來,這些人的月收入僅8,300元,以30年,利率2%計算,每個月光房貸就要3.3萬元,房貸負擔率近400%,而年收入介於20-40萬的人,平均的房貸金額為653萬元,房貸負擔率為96.54%,幾乎都把收入拿去繳貸款了,這怎麼可能呢?
因此一定有人收入未申報,或者借名登記、親友幫忙繳款等,才會讓年收入看起來低,但卻並不是房貸繳款最沉重的那一群人。
邱姓立委建議,政府若真的要補助到有需要的人,一定要將房貸負擔率考慮進去,否則補貼有很大一部分都補給根本就不需要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