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即將在6月16日召開監理事會議,公股金融圈表示,根據目前情勢,有可能會為了避免與美國之間的利差過大,而使資金加劇流出,央行會至少升息半碼,另外因為土建融資的成數已經非常低,使得不少中小型建商開始退場,因此未來的信用管制方向,將不再是針對建商,而是針對購入第2戶的人下手。
銀行不敢衝 成長率低於平均值!
根據金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,首季的房貸業務成長率竟然低於全體國銀的平均值,這可能是政策使公股銀行的房貸業務出現「寒蟬效應」。
※寒蟬效應:來自成語噤若寒蟬,指的是在某種程度上對言論自由施加壓力,如同古人認為冬天的蟬不敢出聲一般。
銀行局公布的全體國銀餘額成長率為1.8%,但五大行庫中,僅有中國信託與富邦銀行成長率高過平均值,分別為2.7%與4.5%,其他銀行如土地銀行僅成長0.6%、台灣銀行成長1.7%、合作金庫成長1%,皆低於平均值。
央行大動作 信用管制可能方向
根據公股金融圈人士表示,去年下半年各行庫早已開始收手對土建融資的承做業務,因此也影響了房貸最大宗的整批性房貸業務進件,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得提到3月份的升息影響。
各銀行為了避免因成長量過快而被主管機關給盯上,因此用以價制量的方式,減少承辦業務,盡量以高額業務為主。
根據預測,央行這次可能採取的措施有三,一是取消全台所有縣市購入第2戶的寬限期。二是限縮購買第2戶房屋的貸款年限,最高將可能無法超過20年。三是直接調降貸款成數,讓最高可申貸成數降至7.5或6成,不過有可能以六都及新竹縣市先實施,再擴及全台。
換屋族要注意!
以上幾點,屬貸款成數最有可能衝擊換屋族,甚至比去年取消寬限期來的可怕,因為換屋族會因為成數不夠高,而使預算大受打擊,甚至面臨交屋時因現今不夠而無法順利點交。
另外從業務成長量來看,民銀銀行的表現相對高,以首季房貸淨值來看,富邦銀行增加231億元,中國信託增加194億元,而台銀則增加147億元,至於土地銀行與合作金庫的增加量不足百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