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合一稅新制何時上路? 稅率能有效打擊投資客?

台灣房屋景

最新成功案例

在嚴峻的2020年,全世界都繃緊神經的情況下,相對穩定的台灣因此房市上升,熱絡的房屋市場帶動房產交易量直逼歷史新高,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,政府出手是早晚的事,除了先從資金鏈下手,再從稅率調整,打算全方位進行打炒房政策,除了希望落實居住正義,更希望能平穩經濟,防止隱患爆發。

根據報導顯示,行政院跨部院小組研擬將房地合一稅短期持有定義由2年延長至5年,由財政部及國發會各提出改革版本。
房地合一稅初步改革計畫

現在 財政部 國發會
短期持有定義 2年 5年 5年
稅率規定 1年內45%
1 – 2年內35%
2 – 10年內20%
10年以上15%
3年內45%

3 – 5年35%

2年內45%
2 – 4年內35%
4 – 5年內20%
目前為初步擬定方案,尚未確定。

除了房地合一稅需要討論,近期還需面臨囤房稅的問題,18日早上財政部長蘇建榮在立法院財務委員會脫口,已經召集了地方政府進行囤房稅會議,主要研擬是否要加重囤房稅,可能是提高下限(1.5%),或是提高稅率區間上限(3.6%)。

但有網友認為,即便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,投資客依然有辦法應對,且還有所謂預售屋換約的方式可以省下稅金,也可以在賣房的時候與買家講好,房地合一稅的部分由買家負擔等,總之打炒房政策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房價,實在很難說得準,且目前都在研擬階段,到正式實施可能都要踏入2022年了。 持有兩年以下的交易件數(稅率35%),年年都有所成長,自2016年1,659件成長至今年9月底已有2,195件,曾銘宗認為,房地合一稅越打,件數反而上升,財政部是否因應調整? 蘇建榮回應,財政部確實觀察到此情形,也正在思考房地合一稅如何因應未來調整,整個措施在行政院裡跨部會討論,以提出相關解決方案。

除了稅率,政府還做了哪些事?

央行也針對了打炒房進行了大動作,不僅將授信原則提高,更降低貸款成數,尤其對於建商以及投資戶的餘屋貸款進行改革,並對銀行及票券公司啟動專案金檢,金檢內容主要有:不動產授信業務,壽險業對不動產投資情形等。 票券公司現在也成了政府打炒房的對象,根據金管會的發現,近期票券公司有積極投入土建融資以及餘屋貸款的傾向,為了能掌握風險,才規劃對票券公司進行金檢。 雖說每年都會有金檢,但是明年會將金檢重點放在銀行、信用合作社、票券公司等,且在進行一般金檢時,會特別留意土建融資、房貸以及閒置工業區土地授信等,且特別在明年增列餘屋貸款,避免建商以案養案。

相關房市時事新聞新知:

5/5 - (1 vote)

他相關的二胎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