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在房屋裡面居家隔離時應該做什麼?輕症者自我檢測更安全!

最新成功案例

台灣本土的疫情迎來可怕的爆發,從5/11之後開始,4天之內確診數都有數十例,5/16日確診人數一口氣衝上206例,成為疫情爆發以來,台灣首次擁有這麼多病例的紀錄,當病患人數過多的時侯,便會擠壓到有限的醫療資源,為了避免醫療體系被壓垮,指揮中心祭出新的做法,討論讓症狀輕微的人,自行回家康復,其實病情不是非常嚴重的話,依照家居隔離、居家檢疫的流程實施,留在家中觀察身體狀況,仍然可以恢復健康。

出現疑似症狀要怎麼隔離?

在疫情已經控制不住的情況下,民眾無不人心慌慌,擔心自己可能一不小心就中鏢,有些人身上出現類似症狀,沒有辦法立刻前往醫院就診,或是檢測結果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爐,不能確定是否感染病毒,這時候可以先採取一些行動,和家人分開生活,用居家隔離的方式,檢查個人健康狀態,看病症是進一步減輕還是加重。

一、    居家隔離

單人獨自住一個房間,和其他家庭成員分別使用不同的衛浴設施,並且不要任意離開房間;盡量不要和住在同一個屋頂的人接觸,尤其像是長輩、小孩,這些免疫力不夠強壯的人,染病的機率較高;避免和其他家成員一起用餐,並且一定要分開使用不同的餐具。

二、    留意衛生

即使人在家裡,仍然需要配戴口罩;時常留意手部的乾淨,用肥皂、水徹底清洗;所有會碰觸到的物品,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進行清潔消毒。

輕症者返家後應該做哪些事?

即使感染新冠肺炎也不用太過憂慮,從目前統計來看,有80%的人是無症狀或是輕症,病情不會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,一般而言輕症者在2週內,病症就會自動出現緩和,整個過程有點像是得到感冒。

一、    調整作息

沒事多休息,適當補充水分,防止身體脫水;最好不要熬夜,不要太過勞累。

二、    檢查症候

每天自行測量體溫,並且記錄下健康狀況,如果病症有逐漸增加的傾向,必須要多加小心了;如果呼吸出現越來越不順的跡象,爬個樓梯或是稍微活動一下,就開始氣喘,容易疲累,那麼就要注意是否加重了。

三、    判斷就醫時機

如果持續3天有發燒症狀,立刻打電話聯絡119、當地衛生局1922,用最快的速度送醫就診;若是有呼吸急促、胸口悶痛、呼吸困難、意識昏迷、皮膚或指甲呈現青色等徵兆出現,也是打電話通報衛生機關,越早就醫越好;前往醫院不可以乘坐大眾運輸系統,應該配合醫院、衛生局的要求來看診。

怎麼知道自己變成重症者了?

已經確定感染新冠肺炎的輕症者,首先會在醫院停留個10天,經過治療才可以返家,但是不排除有極小的機率,輕症者過了幾天之後轉變成重症者,就算回家也不能疏忽大意,注意有沒有變成重症的跡象,
此外新冠肺炎不只感染肺部而已,腎臟、神經器官同樣位於攻擊範圍之內,假設輕症者開始冒出其他新症狀,也許是朝著重症發展的前兆,這時候千萬不能輕忽帶過,應該通報衛生機關,前往醫院檢查。

一、人在家中的時候

遵照居家隔離的標準進行,並且注意個人衛生。

二、檢查症候

每日固定量體溫,記錄下自己的病發症狀,若是病症有增多,或是呼吸難受,活動一下就開始氣喘,就需要警惕注意,是不是有轉變成重症的可能性。

三、轉成重症的前兆

確定狀況越來越嚴重,馬上打電話通報119、各地衛生局1922,趕緊就醫檢查病情,此時會出現一些明顯徵兆,包含發燒持續超過3天,體溫超過攝氏37.5,監測血氧濃度小於93%-94%,肺部有病情惡化的現象,例如胸口悶痛、喘氣、呼吸困難等,臨床表現則是爬樓梯容易累、很快覺得疲倦、難以入眠、睡眠不夠等,此外人缺氧,會出現臉色發白、皮膚與指甲發青等徵候,若有血尿、泡泡尿等病症,則是腎臟出問題,應該盡早送醫就診。

更多房屋居家知識

5/5 - (3 votes)

他相關的二胎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