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的衝擊,或許對一般上班族,或是小吃業者來說,可能在台灣優秀的防疫下,沒有帶來致命性的影響,但原本專門跑國外線的導遊們,卻完全無法工作,造成現在只能打零工的窘境,面對房貸、車貸不斷襲來的壓力,希望政府可以聽見民眾心聲,而金管會也確實在12月底時,發布了延長銀行展延個人債務協處機制至2021年6月底。
從新冠肺炎爆發初期,金管會在去年2月份就祭出了第一波信貸展延,接著5月份再度發布延緩。但疫情不止,甚至出現了變種病毒,彷彿這樣的日子到不了盡頭,對很多靠國外資金吃飯的人來說,無疑是一場無止盡的噩夢。
新的貸款展延方案 6月底之前都有機會申辦!
因為疫情尚未緩和,甚至有升溫的趨勢,因此金管會再次提出信貸展延政策,將房屋貸款、汽車貸款、消費性貸款以及信用卡負債等等,提供申請緩繳或是展延3 – 6個月,且申請期間延長至2021年6月底止,因此若在這段期間,經濟困難,生活不易,可能無法正常繳交貸款者,現在有機會就趕緊去銀行申請吧!
只要是個人金融產品皆可申請延展,其中包括房貸、車貸、消費性貸款、信用卡款項等),其中信用卡帳單可以申請延緩3至6個月繳款之外,在延緩期間還不收取違約金及循環利息;其他人貸款部分,可以延長本金或利息3至6個月之外,一樣不收違約金及延緩期間的利息費用喔!
若大家都延緩繳款期間 銀行難道不會有風險?
截至去年月底統計,所有個人貸款方案,包括房貸、車貸與消費貸款方面,總核准有6萬1千多戶,總金額2,500多億元;而信用卡貸款緩繳方面,根據統計,受理了近4萬件。對於民眾來說,緩繳貸款確實有幫助,但銀行方面呢?可以負荷得了嗎?
根據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:以消費貸款來說,在台灣有9.4兆左右,而真正實施延展的數額大約2,500億左右,比較下來,其實佔不到3%,所以即便出現了經濟上巨大的衝擊或變化,也不至於對銀行造成營運上的困難或過大的風險。
當然除了銀行需要注意以外,個人對於理財方面也要有所考量,才去申請延緩,因為方案的出現是為了救急在疫情下受到暫時性衝擊的民眾,並輔助疫情期間的艱困企業可以回歸正軌,而非原始經濟困難的人。
若原本債務就難以繳還,即便延緩繳款,恐怕也難以負擔日後延緩期限到期的貸款,那麼容易造成債務雪球越滾越大,因此在政府提出方案後,不要急於申請,而是要先評估自身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