矽谷銀行倒閉事件懶人包! 台灣金融股是否將受到影響? 對美國新創的重磅一擊!

生氣外國女人

最新成功案例

※將於1小時內由專員回覆

貸款成功案例

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矽谷銀行倒閉事件,是繼2008年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之後,第二大的銀行倒閉案,這導致存戶無法正常將存款領出,其中不乏大量的新創公司,更有公司表明,將可能在未來3個月內,無法支付員工任何薪水。到底這起事件的原因、始末如何?

矽谷銀行的起源

1982年矽谷銀行(Silicon Valley Bank,SVB)成立於加州,之後於1983年成立辦公室,直到1998年才正式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。

聚焦在矽谷科技產業以及新創企業的銀行中,僅有矽谷銀行上市,因此他們標榜是科技企業最佳的後盾,而確實美國投注資的新創企業中,有將近半數都是矽谷銀行的客戶。

擁有40年歷史的矽谷銀行,曾經是全美第16大的銀行,更是矽谷本地存款最多的銀行,其服務的客戶中,有投資科技、生物科技等風投公司,當然還有很多我們熟知的知名企業,包括圖片社群網站Pinterest,加拿大電商Shopify以及電腦安全公司CrowdStrike等。

矽谷銀行的經營方向

自成立以來,矽谷銀行成為新創公司以及矽谷地區的科技企業的融資管道,1900年更是擴大了業務範圍,成為專門服務新創企業以及創新型企業的商業銀行,提供包括貸款、資本市場融資、風險投資、存款管理、支付解決等多項服務。

原本矽谷銀行的大部分存款戶,都將錢放在無息存款的支票帳戶中,所以照理來說矽谷銀行的利息成本應該是業界最低的。
他們的放款與存款比例為1:3,意思是3塊錢的存款中,僅有1塊借出去,那麼中間這2塊錢去哪?就是矽谷銀行投資的本錢。

矽谷銀行將這些資金拿去投資債券、短期投資,而在之前的寬鬆政策下,這些投資幾乎可以說是無息賺價差。

矽谷銀行遭到存戶大量擠兌的導火索

2020-2021年間,由於疫情造成美國經濟蕭條,為了救經濟,政府實施了印鈔救市的辦法,因此在熱錢湧入的情況下,大家更願意將資金用做他途,畢竟存款利率太低,倒不如就放在無息存款帳戶就好。

矽谷銀行過於保守的投資

但是當時矽谷銀行資產端的現金以及類現金資產比例不高,大部分的都放在長期持有至到期證券。從矽谷銀行的AFS及HTM項目來看,持有證券的比例持續增長近60%,其中以美國債券、政府支持機構債券為主。

備註:AFS(Available-for-sale)可供出售證券;HTM(Held-to-maturity,)持有至到期證券。

也就是說矽谷銀行有很大一部分的資金,都在等待證券到期才可變現,可偏偏遇上了美國大幅度升息的時間。

2022年聯準會因應緊縮政策,開始大幅度升息、縮表,使得債券市場出現百年來最大的跌幅,造成矽谷銀行2022年底的AFS以及HTM項目未實現損失的絕對金額分別達到18.8億和151.6億美元。

備註:未實現損益指的是債券本身的價值下跌所造成的損失,不過只要債券未賣出,就不算真正的損失,因此才會稱做未實現損益,又稱為浮虧。

當大家都缺錢 矽谷銀行卻拿不出錢

由於快速升息,造成新創企業的融資困難,致使股價下跌,但是這些企業還是得繼續燒錢做研發,因此不得不將存在矽谷銀行的存款大量提領,但是上面提到了,矽谷銀行的現金以及類現金資產比例很少,光是2022年全年的存款總額就降低了160億美元,活期無息存款更是從1,260億美元降至810億美元。

變賣債券造成實際損失高達18億!

由於為了配合資產調度,矽谷銀行不得不將手中的AFS(可供出售項目)的債券賣出,總共賣了210億美元,但是未實現損益成為了現實,實際虧損18億美元。

為了平衡損失,矽谷銀行想出利用出售股票的方式,籌得23億美元以彌補損失。然而矽谷銀行的做法曝光後遭到了不信任對待,使得風投基金大佬彼得‧提爾(Peter Thiel)直接警告其他矽谷銀行的存戶要小心。

投資人恐慌下擠兌潮爆發 矽谷銀行倒閉!

其實即便因為投資失利而造成20億美元的損失,一間擁有2,000億總資產以及300億資本額的銀行,不應該會有倒閉的疑慮。真正造成矽谷銀行倒閉的,是投資人的恐慌心理,致使存款流失,造成大量的擠兌現象,矽谷銀行才宣布破產。

投資人恐慌的原因?

當矽谷銀行賣出210億美元債券造成18億虧損的時候,大家恐慌的並非是已經既定的事實,而是尚未實現的潛在危機。因為矽谷銀行1,000億美元的HTM資產一旦售出,將會造成150億美元的虧損,大家擔心的是這損失是否可能成為現實。

矽谷銀行的股票市值僅有200億美元,一旦有150億美元的損失出現,難道他又要出售股票籌資平損?要知道大量出售股票可以會造成既有股東的權益受損,本身就會讓股票呈現利空,再者矽谷銀行的大部分客戶全是科技企業,因此大多數存款並未存在保險可涵蓋的範圍之內,所以才會這麼容易產生擠兌現象。

矽谷銀行倒閉將對科技業造成什麼影響?

目前矽谷銀行已經停止客戶提款,而倒閉後也正式由FDIC(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)接手,從3/13日起,只要符合25萬美元受到保險保護的帳戶,都可以在FDIC創建的Santa Clara國家存款保護銀行正常使用。

但是有很多創投公司、新創公司的資金超過上億都在矽谷銀行存放著。

3/10美國加密貨幣公司Circle表示,公司在矽谷銀行有33億元的曝險部位,如今嘗試提款,卻無法提領。串流媒體巨頭Roku上周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也顯示,在矽谷銀行的現金及約當現金為4.87億美元,且大部分資金並未投保。

致使不少創投與投資公司都在積極簽屬支持矽谷銀行的聲明,希望政府可以出手限制此事件造成的衝擊,避免科技產業因此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危機。

在大部分存單都是大額存單且未投保的情況下,即便FDIC接手處理,但對於那些需要大量資金運行的新創企業來說,根本沒有用。餘額大於25萬美元的客戶佔矽谷銀行存款基數的1,570億美元,即便有10萬6,420名客戶具有全額保險,但也僅佔了48億美元,其餘37,466名客戶,每人平均有420萬美元是沒有保險的。

此次危機否影響美國科技業發展?

此次破產事件造成不少新創公司的危機,其中有一家新創公司正打算裁員,但裁員需要遣散費,如今存款出不來,既無法裁員也無法支付薪資。另外也有其他新創公司正打算縮減員工節省開支。

由於新創公司在近十幾年來,非常依賴矽谷銀行,這場危機將可能讓大量的新創公司面臨裁員、倒閉的危機,因此造成上千甚至上萬人失業,如果美國政府不介入的話,恐怕會讓新一代的創新科技公司在市場上消失。

一間銀行的破產是否產生骨牌效應?

一些投資者擔心,矽谷銀行倒閉可能會重新上演2008年那場影響全世界的金融風暴,不過有分析師坦言,矽谷銀行雖然手握不少新創公司的命脈,但畢竟屬於區域性的銀行,且在美國的監管範圍分類,屬於第四類,並不是「大到不能倒」的銀行,因此要想造成骨牌效應不太可能。

另外2008年的風暴起於次貸危機,由於其後續衍生的相關產品所造成的骨牌效應所導致,與此次事件的成因大不相同,因此不至於造成系統性的風險。

而且大部分新創公司都在未上市、募資等階段,因此風險整體來說屬於可控的狀態。而真正可能影響的是升息幅度。

聯準會預計3月再次升息 將有變數?

其實矽谷銀行之所以會突然如暴風般宣布倒閉,很大的原因來自於美國暴力升息以及經濟衰退所造成。畢竟矽谷銀行以短天期利率吸收存款,長天期利率放款,在低利環境下確實可行,可沒想到聯準會升息速度飛快,存款利率上升太快,放款利率跟不上腳步,才讓矽谷銀行的資金危機浮出水面。

然而這時候美國前財政部長還在喊3月升2碼,預期升息也讓美股重挫。因此美國3月的升息幅度將是關鍵,因為現在增資若不順利,將可能引發連鎖效應,讓更多銀行面臨倒閉的危機。

在此事件發酵後,原本預計3月21至22日召開的利率會議,將可能宣布升息2碼強押通膨,但是如今看來,有可能只會升息1碼避免另一波恐慌發生。

矽谷銀行倒閉對美股、台股產生的影響

3月9日消息一出,就讓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下跌,其中包含道瓊指數,那斯達克下跌273.64點,跌幅達到2.05%甚至高過道瓊的1.66%。
尤其又以金融股災最為嚴重,KBW銀行指數大跌7.7%,是近3年來最大跌幅,其他的銀行當然無法避免,包括美國銀行、摩根大通等跌幅都超過5%。

台股因此遭到影響,當天下跌244.6點,收15526.2點。不過3/13在金融股受到倒閉事件影響走弱下,開盤一度下跌173點,但是隨後就被多頭資金進場而拉回平盤之上。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,台灣跟美國雖然有些連結,但是此次倒閉的銀行主要影響的是新創公司,且又是區域性的,因此對台灣的影響不大。

美國若處理不好 台灣將面臨10年來最大利空?

這是什麼意思?摩爾投顧分析師認為,美國若無法妥善處理此次事件,也就是堅持升息不降息,恐怕將會影響台股。

可經濟部長不是說對台股影響不大嗎?這樣說的前提是美國將此事處理好了,自然對台股無影響,可若美國處理不好,將可能造成股市大動盪。現在已經有美國第15大銀行出現了擠兌的情形,分析師認為美國政府現在應該要做的,是增加民眾的信心,避免因存款戶的信心不足,致使股市動盪不安。

5/5 - (2 votes)

可能有興趣的二胎案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