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空屋率將越來越高? 未來10年單身宅將成為社會主流

認真工作的商務女士

最新成功案例

根據最新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,今年1月份每戶平均人口數僅2.59人,創下歷史新低,另外由於疫情影響,在2020年全台設有戶籍的2,357萬人當中,有65.7萬人長居海外,高達2.8%,根據專家分析,若未來依舊朝此趨勢下去,將可能出現黃金交叉,也就是單人居住模式的戶數會超過父母與未婚子女同住的戶數,讓單身成為居住主流之一。

每戶人口越少代表越都市?

根據數據來看,比較六都之間的每戶人口數就能看得出來,像是台北僅每戶平均2.39人、高雄有2.43人、新北市2.47人、台南市2.62人、桃園市2.63人、台中市2.76人,彷彿如果城市都會化越嚴重,那麼每戶的人口數越少。

而由疫情影響,不少設籍在台灣的人,卻因疫情不想回國、無法回國等原由留在國外,造成台灣的實際人口減少,戶籍人口遷出,今年台北就有可能跌破250萬人。

居住型態改變 房屋越來越小 人口越來越少

因為家庭型態的改變,加上現代人大多離鄉背井出去打拼,因此工作機會越多、越都市化的區域,便會吸引不少單身上班族購屋自住,使得傳統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漸式微,更多的是三口家庭,甚至不婚主義者眾多,加上個人主義逐漸代替族群主義,追求獨立自主的生活成為現代人的必經之路,單身宅逐漸流行起來。

而單身宅由於個人居住,因此生活空間需求量小,房屋越蓋越小,但是相對的對於生活機能的要求較高,畢竟自住食量小,大多選擇外食為主,且大多數單身宅是因應工作需要,因此最好還要有完善的交通機能。

追求生活品質 犧牲空間價值

畢竟房價昂貴,再者不婚主義越來越多,即便結婚不生孩子的也不少,為了能夠買得起房,選擇空間小、低總價的房屋成為主流,只要生活便利,就算犧牲掉生活空間又如何。而現代人追求生活品質,因此若能有質感生活,單身、不生,都是維持生活穩定且高品質的方式,但是卻也造成了少子化的危機。

少子化、小宅,未來這些房子給誰住?

原本這樣的現象大多存在於都會區、蛋黃區,但是隨著交通網絡的發達,逐漸的人們為了追求更低的房價,而往蛋白區,甚至蛋殼區移動,讓單身宅的現象逐漸往外擴散。

但是越蓋越多的房屋、越來越小的空間,未來10年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人口不足定會明顯影響社會,而高漲的房價讓房市熱絡不休,如果建商一直蓋不停,恐怕這些房屋,未來沒人住、沒人買,會成為空屋、蚊子館。

人口減少、空屋率高 房價下跌是早晚的事?

既然現代人的生活已經不再以傳宗接代為主要目的,而是為了追求自我實踐,那麼在高物價、高房價的今天,大家對於生育這件事就不這麼看重了,但隨之而來所要面對的,是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減少、人口減少這件事。
一旦人口降低,經濟可能停滯不前,且由於對房屋的需求減少,未來房價有可能下跌,而且幅度不低。至於房價下跌會在何時發生,這說不準,有可能近期就出現泡沫化造成房價暴跌,又或者需要等10年、20年,但可以確定的是,房屋將不再如此炙手可熱。

相關金融貸款新聞新知:

5/5 - (4 votes)

可能有興趣的二胎案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