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經新聞報導台灣少子化議題,出生率連年下滑,總生育率同樣不見起色,造成人口步入負成長,以及日見明顯的高齡化,即將傷害到台灣原有的人口紅利,可能會讓經濟安全亮起紅燈。
2020年台灣第一次出現死亡交叉,出生數只有16萬5,249人,而死亡數就有17萬3156人,死亡數超過出生數,正式邁向人口的負成長,和過去比較起來,二戰後嬰兒潮帶來大量人口,每年的出生人數大約是40萬人,最近幾年來,台灣的總生育率總是在末段排名徘徊,美國中情局在今年4月公開預測全球出生率的報告,總共訪問調查了227個國家、地區,而台灣直接掉到倒數第一,每位女性生育的子女僅1.07個,想保持2350萬的總人口數,則需要2.1個子女。
台灣人口將持續進入負成長
國發會認為,台灣的人口負成長不會停止,變成持久存在的現象,二胎減少下預估2025年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,超過65歲的人口數會上升到占總人口數20%比例,到了2040年,比例會增加到30%,同一時間,2050年時台灣的總人口數將少於2000萬人,2054年的出生數會跌到比10萬人少,假如出生率一直處於低落狀態,到了2028年台灣會喪失人口紅利的優勢,勞動人數將降到少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二,構成對於經濟生產力的傷害。
對於台灣的發展,這樣的狀況讓人更加擔心,或許會損害到未來的生活品質、就業機會、退休所得、經濟的穩固程度,台灣經濟是從出口製造業與電子、機械、石化等產品,來獲得成長動力,若拉長時間來看,缺乏人力將改變整體的軍事與自衛能力。
房價、房租上漲造成生育率低迷
出生率難以拉高的其中一個因素,是因為房地產、房租、商品價格飛速上漲,個人所得的增長卻遠遠落後,生兒育女所花費的具體成本節節高升,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,2001-2020年的期間,台北房屋價格的漲幅是202%,然而工資的成長幅度只有80%。
除此之外,部分中小企業歧視有身孕者,成為不少女性生育意願降低的原因,申請產假的話,或許會帶來降職、減薪的後果,嚴重一點還會失業,公司已經在尋找可代替的人力。
分析台灣出生率難以提振的原因,步入婚姻的女性越來越少,另外未婚媽媽在社會上容易遭遇差別待遇或是毀謗,因此未婚生子的意外在台灣仍屬於少見狀況。
台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主因是愈來愈少女性結婚,未婚生子的情況在台灣依然較少,因為未婚媽媽在台灣的保守社會容易受到歧視、詆毀。
面對少子化的問題,政府應該設法應對出生率不斷掉落的影響,將退休年齡拉高,有助於減少退休人士醫療照護、他項福利措施的所需預算,降低調度資金的急迫性,另外可以思考如何修改勞工政策,推延往後的退休年齡,健康且仍有生產能力的勞工可再就職數年,通過勞動力取得報酬,不必完全依靠領退休金過活。